十年后的沉默


五年前的农历新年,我们身边的亲朋戚友都在热衷于讨论政治。见面第一句话不是“恭喜恭喜”,而是你登记成为选民了吗?这个情况比起十年前308前夕的农历新年更是雀跃热烈。

当时有多少热血华裔选民,竞相奔走全国各地的政治讲座会,有者更甚至出钱出力,或成为义工,或加入监票员,众志成城的士气,完全体现在后来的大选成绩上。

华裔选民对国阵的情绪毫不掩饰,华基政党如马华的候选人,在拜访选民时都深切感受到选民的怒气。犹记得马华当时一名形象良好,对教育界贡献良多的候选人,在竞选期对着情绪高涨的选民百辞莫辩,厚道点的选民则当他透明,竞选的随行助理更是表示午餐必须要在华裔较少的嘛嘛店解决,不想再承受国阵巫统当时多个贪腐腐败的压力及历史包袱。哪管你就算候选人个人形象良好,在投党不投人的反风下,马华候选人惨败收场,多名资深领袖纷纷落马饮恨沙场。就连多次协助的教育界工作者,索性也对他直接说,“对不起,这次我不能投你的党”。

当时在选民的眼里,国阵的全部都是坏人,民联(当时并未瓦解)哪管派个甲乙丙丁的路人,伊党保守派的候选人一路走来,始终坚持宗教治国的理念,全部都会被转述为好人,这也是反对党成功卷起“将选票教训国阵”的反风或政治海啸。

十年后,华裔选民对国阵的情绪还是非常负面,尤其针对巫统首相纳吉的各种课题如1MDB及联邦土地发展局等,加上朝野政党逢源的旅游部长纳兹里,烧起华社尊敬的郭鹤年这把火,华裔选民对国阵巫统的态度始终还是绝大部分是负面的。

局势有点改变了,反对党虽然占有优势,但是本身内部问题不是理所当然的可以得到选民的认同。从不稳定的民联瓦解、伊党不断的背后插刀,到最近迎回反对党毕生都在打击的马哈迪入主希盟、执政槟城及雪州涉嫌的各种舞弊贪腐等,掌握政治资源及行政机关,还打出“被国阵压迫”的政治牌回响并无法引起大众的共鸣。

这次的农历新年有不一样,华裔选民明显厌倦了两党之间的恶斗,政治人物在拍摄自己的贺年短片时,也大多传达新年传统价值观,比起前两届明显直接的政治呼吁,今年显得非常的“含蓄”。

Politweet的民调结果更显示,选民在社交媒体对各朝野政党的关注程度直线往下,数据显示,不是选民的年轻社媒用户群体对国阵及反对党的关注都下跌了,而反对党在其他年龄层的失去比国阵更多的关注。

选民的激情不在更是反映在年轻选民登记上,过去5年登记成为新选民的人数,居然比不上单是2011年就已经达到100万新选民的数目。选举委员会也公布了近有约400万人合格选民还未登记成为选民。

各种论述来探讨选民这次对政治的内敛及沉默,有人说,选民心中有了决定,只是不再像以往般大声表达出来;又有人说,朝野不争气、吵嚷争闹却不见进步的颓势,造成选民“政治疲劳”;其他人则说,选民心中的一票还未决定好,还要视乎政党派出的候选人。

这究竟是一场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是再转变的迹象?大选将至,选民依然是深不可测的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