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破坏式创新


最近,有个法国帅哥网红使用流利的中文,制作了一个爆红的视频流传社交媒体。

内容大致是吐槽自己在中国生活了8年后,回到法国感觉自己的国家好像农村般落后了中国10年。

法国小子感叹自己的国家仅有美国苹果支付系统,但非常不普遍,其系统也限于一些参与的咖啡连锁店,并惊讶法国人出门还要带现金或信用卡。法国小帅哥在视频的总结,恳求腾讯老板马化腾带微信的移动支付进入法国令人莞尔。

众所周知,中国在互联网及数字经济的发展超越欧美的普及水平,来到中国旅游或居住,各种起居饮食,衣食住行都脱离不了国内移动支付服务如支付宝、微信及其他支付应用程序等。

年轻的小伙子道出新一代的迫切需要,背后涉及复杂的政经文教的变化,改变起来更是砸破多少人目前的饭碗。从法国金融业、科技业、媒体业,甚至服务员等行业,都会因此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新科技为我们现有的国家、社会及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式创新经济”。我们已经分不清楚所谓主流的市场发展,究竟是夕阳行业还是等待被取代的行业,一般的企业公司甚至政府,都难以适应这类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挑战。

美国经历几十年才开始通行信用卡,但中国二维码移动支付在短短这几年来成功打造中国式的数字世界,而且成为一种全国支付规范,目前开始走入世界各地提供一个解决无现金的方案。

说起中国科技走出世界,其实中国也是在这几年才提出一带一路的概念。我认为,中国虽然具备走出世界的科技,但在政治、文化、经济及甚至中国企业的管理经验上尚未有足够的准备,导致中国企业与世界衔接还是有一段很远的距离。

举个例子,支付宝虽然在中国国内通行,但是外国人若想要拥有支付宝,必须先有中国金融机构的户头及认证,而外国金融机构并无法流行办理支付宝。还有更重要的语言上障碍,曾试过有马来朋友,以谷歌翻译的淘宝物品说明,要求我帮忙购买。

无论如何,我们看到中国企业的快速的应对种种走出去的挑战。中国的创意发明在布局世界的棋盘里,东南亚国家是最重要的起跑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收购或与当地公司合作,举例中国企业“在地化”了移动支付系统,菲律宾为Mynt、印尼的是Go-Pay、泰国的 Ascend Money、马来西亚则是大家熟悉的Touch n go。

这些国家的移动支付发展肯定会起到改变,但也限于它本身国家的政经文教及当地人做事的速度及配合。三天打鱼,四天晒网的工作态度肯定也是令中国企业公司处处碰壁。

数字经济破坏威力极为强大,一般企业都无法适应这种改变,也只有政府的带领之下,才能彻底突破企业那种“怕做又不得不做”的心态。

大马的数贸区至少有个起点的种子。目前做生意的,都将市场上结构性的低靡消费现象,归咎于政经文教的各种问题,但又有多少商家会反省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消费人科技需要变化呢?

一些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国际著名品牌结束在大马的营业,也有企业因成本和盈利压力而缩小规模。这些热门店家关闭,令消费者措手不及,似乎不符合大马的强稳经济数据。大马的零售商面对着怎样的考验?实体店又要如何调整步伐配合电商的大趋势?

我们的企业公司,的确需要思考以新体制,另起炉灶的方式来应付这种破坏性创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