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哈迪每天都要纳吉下台?”朋友就读国中的15岁孩子,在一次聚会中突然问我这个问题。
你会怎样对你家的孩子,去讲解这个每天都占据各报章及媒体新闻版面,且又众说纷纭的复杂问题?
答案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就能脱口而出,再补多一句“你迟点长大就知道了”轻易打发孩子。但是若要负责任地,不要误导孩子,就得必须讲解其中的历史因素、事情的前因后果及来龙去脉,过程要清楚易理解,其实还挺累人及困难的。
我当时脑海中,就纠结着三种各政客说过的版本。
孩童易解版:马哈迪一直认为国家的财务出现很大的危机,只有换了领导人才能解决。
这个孩童易解版最大的问题是孩子不会满足这个答案,引发更多的问题诸如什么国家财务危机、为什么要换领导人和换谁才能解决;前者是连专业的经济学家也有不同说法的经济学问题,后者是连马哈迪跟希盟都说不清楚的政治问题。
换个青少年初级版:1MDB的管理及债务谜团成为国家的丑闻,马哈迪成立新政党倒纳吉,就是要恢复当初的那个巫统。
“1MDB是什么东西?为何欠这么多钱?为何有这么多谜团?为何会成为国阵的绊脚石?为何那个总检察长又站出来讲是美国人的政治阴谋?为何要恢复当初的那个巫统......”
一想到这个“为何”的问题衍生,只会令到我眼前的这个青少年对于这个问题更加糊涂,我更是要谨慎地思考。
成人博弈版:巫统内部权力失衡,派系决斗一定要分出死活。
马哈迪从当初的暗喻及隐示,到今时今日在各种公开场合要求纳吉下台,不惜成立新政党借助各方的舆论压力,这个以政治权力斗争过程为价值导向,过程中不断揭露了匪夷所思牵涉全体国人的种种内幕,包括成立炒外汇损失皇委会等。
资讯发达的年代,你当然无法以“孩童或青少年版”的答案来满足孩子每天接收的各种讯息,尤其是解答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各种针对影响我们深远的政治讯息。这已经超乎一般学校课程的标准,我甚至能理解老师在遇到学生问起时的窘境,毕竟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看着这两个国家领导人集团的斗争,难道抛下一句“专心上课,其他免谈”?
我还在思考如何回应这个15岁少年的时候,他已经显得很不耐烦,开始刷手机自行离去了。
愣在一旁的我,才发现自己都忽视了这个新生代的成长。我惊觉自己虽然经常有机会接触年轻人,但自己的表达速度、说话内容及方式都无法达到他们的标准及需要,而他们已经准备开始步入了大专及职场,成为未来社会重要的支柱。
难怪乎,这么多没有与时并进的政客领袖被淘汰后,总会在“乌江”高喊“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