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巨龙——伊朗的改革派胜利


伊朗总统罗哈尼压倒性成功连任,全世界的人松了一口气,至少中东局势及国际油价暂时回稳,不会造成经济大动荡。

这个神权合一的国家自伊朗大革命以来,遭受严重的经济制裁,国家发展陷入困境,尤其是前总统内贾德那八年任期与西方列强强硬对抗,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经济陷入几乎停顿,而这次他虽也是其中1600名总统参选人之一,但却被最高领袖哈梅尼筛选后,排除在最后的6人名单外。

2013年换上温和的改革派宗教领袖罗哈尼,打出“解除国际制裁”“促进经济发展”的口号,受到中产、年轻人及城市选民的欢迎及支持,才开始扭转伊朗被国际经济孤立的局面。罗哈尼自上台后,改走温和务实路线,与死敌美国及以色列示好,解除了部分国际有限度的经济制裁,为伊朗的经济困局喘一口气。

罗哈尼也在国内也推动数个社会改革,包括更开放的政治环境等,许多国家也看准这约8千万的庞大人口红利,而马来西亚等航空公司也纷纷在这几年增设了直飞的航线,准备迎接这个中东巨龙的经济起飞。

曾经陪伴已故大革命最高领袖何美尼在年轻时流亡巴黎的新任总统,得益于后来领导国家安全理事会累计核武谈判的经验,其总统任期最大的贡献就是在2015年成功终止了长达13年因核武计划受到的制裁。罗哈尼如今成功当选,也意味着这项与欧美国家的核武协议将暂时延续,美国总统特朗普较早前大发厥词的开战可能性,则大大降低了。

不过,罗哈尼也不是一帆风顺,最大的挑战在于强硬的保守宗教派与亲开放市场的改革派取得平衡。罗哈尼的主要竞争对手、原司法部副部长莱西,则受到伊朗国内宗教保守团体和农村下层民众的支持。尤其是莱西在大选竞选期间,抨击罗哈尼的放松制裁并没有换来实际利益,得到了部分民众的共鸣。加上最高领袖哈梅尼还是牢牢掌控伊朗的政局,拥有筛选总统候选人的权力,此次虽不公开点名,但几个保守派宗教候选人临阵弃选后转而支持莱西,罗哈尼显然将会继续遭到宗教保守派的强烈阻碍,改革的政策难以快速兑现。

整体来说,可以预料罗哈尼的改革步伐并不会停止,以目前的良好进展来看,伊朗的前景充满了庞大的商机,与欧洲及亚洲数个新朋友的贸易持续扩大,虽面对过度扩张,资金却不足的基础设施上,却有中国的一带一路及印度等国的投资。

2017年的伊朗,在总统大选落幕后,将迎来新一轮的工业投资潮。我们若还对伊朗停留在90年代的片面印象,无疑将会忽略了这个才开始起步的经济体,预料若没有战事爆发,伊朗成为中东地区的经济强权指日可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