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问题在经济


就算你平时不是很关注政治新闻,你也会感觉大选的步伐越来越靠近。

政客要做什么,选民才会抛个媚眼过来?

有人搞民族大团结。

有人以神之名,捞取政治资本。

有人继续做做民生服务,继续当政府与人民的桥梁。

有人就继续搞“被打压”的形象包装工作。

更多政客不懂状况。

进入21世纪17年代,物价高涨、地价狂飙、人民收入没有明显增加,没有人对这些问题提出实际或至少梦景的对策,反而极端宗教及种族课题有机可乘,对大马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创。

最大的问题,在于许多政客忽视我们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他们还停留在屡试不爽的宗教及种族之分,忽略了马来西亚人的“中产阶级”已经占据了社会大部分。

国民平均一个家庭的收入为6千141令吉,比起10年前的数据增长了接近3倍,相对赤贫人士在大马不足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产阶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动力,而事实上大马也朝往这个健康的方向发展,社会及经济当然也会产生生活素质上的变化,要求及需求也随着改变。

国家依赖内需推动经济就是最好的证明。所谓经济不景气,也说明了一个家庭可支配的收入变得有限,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家庭不愿消费,直接影响市场冷淡。

大马深信政府是市场的“第三只手”或称“隐形的手”,调动政策是最有效的方法。可悲的是,我们的政客无法提出实际推动经济的核心理念改革,反而不断制造种族及宗教的政治议程。更可怕的是,一些政客不但无法提出吸引外资来马进一步提升中产阶级的收入,反而以外国人威胁论来玩弄民族情绪捞取政治利益,政客与民众越走越远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把国家当作一家股份公司,所有国民都是股东,对国家股份投资越多的国人,也就是上班族、纳税者及企业公司等理论上来说应该获得最多的“股利”。事实上,发给这些人的“红利”最低,反而是人数较少、纳税也较小的公务员、既得利益者、郊外地区的居民获得了较高的优惠,试问这是在告诉中产阶级,不努力工作却有保障?

政客唯一庆幸的是这群大部分主宰国家经济命脉的人群并不会主动地拥有集体的投票意向,不像一些小部分的利益团体会联合起来对不利他们政策的政府呛声。

尽管如此,公务员的人数已经到达了顶限,政府体制也不可能提供更多的铁饭碗,只有私人企业才能不断吸纳这一大批的毕业青年及中产阶级。政府的角色,在改善经济动力方面,应该提出具有活力的经济催化剂,刺激更多企业公司欣欣向荣,制造更多国民就业及高收入的机会。

事与愿违的是各种政治人物愚蠢到极点的言论及政策,有些停留在70年代人民“贫穷及辅助”的思维年代,拥抱各种短期政治利益的扶贫政策,用大部分中产阶级纳税的钱来帮助不努力工作的人,中产阶级抛弃这些政党,是正常不过的求生反应。

1991年美国总统老布什的支持民调曾经高达90%。隔年,克林顿的智囊团推出“笨蛋,问题在经济!”的竞选口号,成功击败了想要连任的老布什。后来,不同的“笨蛋,问题在......”的口号广泛应用在各种议题上。

“笨蛋,问题在经济”过了24年,证明历史对政客,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