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直辖区日自1974年成立以来,还有什么大型发展计划,可以像如今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带动下,如火如荼在大马尤其是吉隆坡带来巨大的经济连锁效应。
追溯回大马最振奋人心的发展计划,是在90年代大兴土木发展布城的行政中心、吉隆坡塔及双峰塔等。当时中国还未全面崛起,大马是凭借快速经济成长及原产品价格的优势,向外国如日本等低息举债来推动发展。
当时多个吉隆坡发展计划,帮助许多国民摆脱陷入赤贫及失业率,制造许多财富,但依赖那些来了就走的外国资金及受到操控的汇率(更高的借贷利息),单以一国之力发展本国也确实导致年年财政预算案赤字,至今尚未恢复元气。
中国此次通过的一带一路,与以往的外资注入不同。中国此次策略性的铺排具有更大的世界观,除了马来西亚外,也积极拉拢四周的国家,如印尼、泰国、缅甸等展开一系列的泛亚铁路建设计划,进行互联互通,利用地缘性的优势加速东盟各国与中国的衔接,持久性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
马中双方的合作关系突飞猛进,其中最受人瞩目的就有中马投资及联营的“马来西亚城”。这个目前作为吉隆坡市中心最大面积的有待开发土地,中方已经宣布投资至少1千500亿令吉,计划包括有马新高铁终点站、综合性产业发展计划、MRT线路、机场铁路等,届时将再次提升大吉隆坡国际都市的地位。
我们也不要忽视马来西亚城所带来的发展效应,如华为科技计划在吉隆坡设立区域总部、中国建设银行在马营运、中国钢铁厂在马总部、医药中心及各项国防计划,都可以预见吉隆坡绽放出来的光芒已经盖过了邻国。
欧美各国的外资也纷纷不落人后,如美国海上工程公司麦克德莫特(McDermott)、法国油气工程公司德西尼布(Technip)和挪威海洋工程建筑服务公司,还有著名的可口可乐生产线及IKEA家具公司看准马来西亚城所带来的价值,纷纷从新加坡移师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经济基本面强、土地及人力资本更具优势的大马。
吉隆坡大计划里还有全长350公里的马新高铁,计划两年动工届时吉隆坡直通新加坡只需90分钟,而中国及日本在这项高铁计划就进行了博弈战,争夺在东盟各国之间的影响力,而大马吉隆坡就是一个最关键的角色。
新加坡作为美国的最佳盟友,在中国的一带一路下大有被大马取代的隐忧。尤其是,马中双方在马六甲准备打造的大型港口明显剑指新加坡,巴生港口将成为区域第一大港口,涵盖贸易、货运及旅游等领域,绕过新加坡直通中国,长久下去一定会影响新国的经济。柔佛依斯甘达经济特区已经影响了新加坡的GDP经济成长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接下来的发展,大国之间势必在东盟各国展开激烈的博弈战,影响各国的政局及经济发展。大马的地理位置,就处于大国博弈交战的策略性位置,如何展开外交游刃在当中的狭缝,为我国争取最大的利益,是布城未来最严峻的挑战。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