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于你,是一个什么概念?
60或70年代出世后的人,脱口而说的是“柯达”、“松下”、“山口百惠”等;80或90年代出生的朋友对“索尼”、“本田”及“木村拓哉”更有认识;千禧年宝宝则可能会跟你说Pokemon。
总之,就不会是我们爷爷辈那个世界第二次大战日本皇军的认知,因为新一代的人也只有透过历史书对大战有很片面的认识,真正因为二战(没有其他外来因素),要卷起他们的反日情绪并不实际。
在社会学来说,这是一种“世代划分”。一群因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等变动因素,被归类为集体的特征。这种世代划分在政治里,尤其是处于现今更复杂人心的“就算赢一票都算全部胜利”的民主选举环境下,政客对选民划分(Voter Segmentation)的工作要求更是要有精准的判断。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就是一个最佳例子。原本处于劣势的他,凭着精准的选民划分,保着自己的核心支持票(愤怒的白人Angry White Man),彻底放弃不会投他票的年轻人、南美裔、穆斯林甚至是妇女票。竞选团队甚至来一招“选民压制”策略,其目的不是为了要让更多选民支持特朗普,而是要更多不是他选民划分内的年轻人,待在家不要出来投票。
低投票率(美国人有接近一半的人没有出来投选自家总统),加上分析说对手希拉里自傲没有充分动员那些曾经两次帮助奥巴马获胜的年轻人选民,成就特朗普成为世界最有权力的人之一。
无论你觉得特朗普的话如何听起来刺耳,未来四年都左右世界政经文教的发展。精准的选民划分,特朗普在他的选民心目中,并不是你印象中那个污蔑女性、外国穆斯林将不再允许进入美国、叙利亚难民会被送回他们的老家、美国会在美墨边境建一堵高墙并让墨西哥付钱的种族主义者。
他表现的是一种神圣的“政治正确”身份,是一个维护及保护40岁以上的白人劳动阶级政治身份,(一般正常逻辑,实在很难想象一个最有钱的企业家总统,高喊要保护打工一族),在愤怒白人眼中,他是一个继林肯之后,解放白人自由的男神。
美国的政治选举过程,诞生了一个这样的新总统,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都对整个世界的政治产生很大的影响。这股另类的民族主义浪潮已经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卷到全球及亚洲各国,更多的政客会选择宣扬极端右翼和排斥外族来捞取选票。
民族主义在马来西亚政治基因里根深蒂固,距离全国大选的最后期限也只有约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目前看到很清楚的是,城市及非穆斯林选民都不是国阵巫统的划分选民。巫统的精英幕僚打的如意算盘,与其浪费资源在原本就不支持你的人,倒不如学特朗普那样集中资源在核心支持选民。
所以,接下来可以预见更多具有争议性的以民族主义(民族与宗教捆绑在一起)为主轴的竞选集会活动冒现,以争取核心选民的支持。至于年轻人的票对当权者来说是非常棘手,重新与他们沟通可能会有点迟且花时间,选民压制对他们来说是唯一手段,但以高压手段来压制反而会带来反效果。接下来当局者会如何应对年轻人这块选民值得关注。
政客对选民划分的注重,也注定了一个国家的分裂。我们也越来越不了解彼此,尤其是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不同人之间的误解会一步步加深。政治分歧反映在政策上,更是产生了更大的偏见。
也许到最后,在社交媒体传播一个极端言论,比认真对话要容易得多。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