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与孙子兵法


巫统最近流行教导党员要熟读《孙子兵法》。宣传主任安努亚以手机短讯流传“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略,促请党员必须做足准备才上战场。

这个流传了2千多年,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最早出现的翻译版本是16世纪的法文版,过后更是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影响多国的军事史,世界著名大学如哈佛等都有专门研究的科目,甚至广泛使用在政经文教上,巫统如今要《孙子兵法》派上用场。

这当然又是中国崛起,软硬实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最近马中交流的丰硕成果的效应,包括一大批的金援。巫统毕竟还是一个务实的政党,照顾人民的衣食住行还是长久之计,相比那些不懂状况搞排华的宗教人士,不是穷到头脑发麻,就是被森林包围太久不食人间烟火了。

无论如何,巫统既然要党员学好《孙子兵法》,就要认真学好,只知其一,不懂其精髓只会误认子弟或又是一场自爽的秀。

首先就是要找出问题。孙子开宗明义在兵法里注重的是分析及备战,并可从5个层面来分析,就能预测胜负的可能性。 

从第5的“法”说起。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国家对于各种贪污腐败,滥权暴力的问题是否有严格依法办事?从稽查司、总检察署、警察到反贪污委员会,有没有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这些问题当政的巫统比谁都还清楚!)

补充这点,中国另外一个非凡的法家思想家韩非子就提出“任法而治”要排除一切人治的因素,避免“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看看老马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接下来就是“将”。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选拔人才是不是德才兼备?当官的是不是一朝得志语无伦次,用下流的污蔑语言在议会大堂上高谈阔论?穿上红衣纠众四处惹事生非?还有更多根本都不够资格,却掌握政经文教发展的九流人来管理?

值得一提的,兵法也有提及“将领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胜,我就留下他;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败,我就辞退他”。其他的兵法精髓有没有学到我们不知道,但单是“开除不听话”这点,我们的国家政治长年累月,不管朝野政党倒是运用到淋漓尽致。

第3是“地”。古时称的就是在自己的领地上与敌作战。巫统除了在砂拉越外,所有州属都有插旗。巫统是不是要放弃以往这些州属混合选区的必胜方程式?单纯地划分城市及乡民地区?

接下来是“天”,用现代角度来看就是整个正经文教的大环境,尤其是经济。人民是否能接受:GST没有影响生活素质?经济发展没有想象中低靡?马币表现比其他第七八九流国家表现好?兴建高楼大厦来显示经济飙涨,人人丰衣足食?

最后一个是最重要也是整个兵法的核心思想——“道”。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套用在现代生活里,领袖本身就是要德才兼备、有所作为。

这个领袖是不是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不谋私利,廉洁奉公?明知道保护政策是害了自己民族,但仍然能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巩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违犯法律就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观念?坚守宪法和法律,绝不谋求凌驾于法律之上和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权?

安努亚带动党员读书是好事,从第一篇的孙子兵法开始就可以周密分析、比较和谋划巫统占据的有利条件。如果以上所说均有具备则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如果战前不照镜子分析自己,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岂止是引述一两句话就能转败为胜。到最后,若不下定决心改革,除了抛书包博得人家虚荣一下,对巫统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