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资讯及社会运动


净选盟运动踏入近十年,最近号召的造势运动更是受到一班明显是由单一种族组成的红衣军挑衅。两派之间制造出来的冲突,攫取国人的目光,是否会因此影响下个月出席的大集会人数有待观察。

回顾净选盟的群众运动,他们可以吸引许多青年,尤其是华裔的参与并不是偶然的。有关当局若单纯地定调为“纯华裔”参与或种族性集会,证明了体制内对年轻一代的诠释和认知很片面。

这是一个传播生态改革为主的社会变迁。主流媒体,尤其是监管更严厉的马来语媒体被认为出现严重的资讯与现实落差。有些传统的媒体被视为,自己也乐于维护体制,多于扮演第四权的监督角色。

随着年轻一代的,尤其是Y世代的崛起,这个年代的人普遍上是接受高教育的一群,具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如果说网络触发了资讯革命,他们就是一群以网络为思考模式的一代,而且可以快速的与网络进行互动方式。举例,净选盟多次的运动是不需要靠打广告来吸引群众的参与单靠网上的号召,就能吸引成千上万自主来参与的年轻人。

年轻一代的,都渴望掌握最新且最贴近他们的资讯,因此年轻人都走向各种新兴的新媒体来寻求第一手的资料,直接参与资讯的制作及传播,成为新闻生产性使用者(News Prosuser)。

你不难发现,身边参与过净选盟的朋友,在网站上发表的有关集会的记录几乎都可以结成一本书。净选盟配合资讯改革的运动中,让媒体阅听人、消费者、民众及年轻人,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表达政治诉求及互动的机会。

一架不会爆炸的手机,配合一个正义的诉求,就可以建构一场群众运动。从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华尔街运动到台湾太阳花运动及净选盟运动,都证明了网络提供了一个追求社会公义的可能。难道这是体制内害怕的事情?

国阵对净选盟的态度,从最初的措手不及,到尝试安抚,再到最近的种族性定调,都显示体制内的领袖无法掌握及了解年轻人的声音。有些国阵领袖甚至将一些不成熟的网民语言放大来看,借此来显示网民的无知。这只会区隔自己与年轻一代的沟通及差异,对自己的支持并没有帮助。

单一资讯沟通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国阵拥有的媒体阅听人数日益下滑就是一个事实证明。体制内的政党如马华及民政党等,碍于群体责任的联盟决定,也只能表达关心,但这对于年轻一代的来说并不足够。

这个世代的年轻人深信民主与自由,更是生长在多元种族和平共处的正确政治价值观。任何的种族论及强硬式的手法都会触犯了集体的愤怒,让这些年轻人更要自主,采取行动来捍卫自己的未来。

净选盟可以有号召人,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代表这场运动。只要政府体制内的贪腐及社会不公等问题还存在,年轻人在资讯流通的年代下,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自主性的站出来。这也是红衣军永远都无法理解的事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