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的领袖与膨胀的官僚体制


官僚,是一个很负面的字眼,相等于低效率。

它其实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公共服务。

德国伟大的社会学家马斯韦伯说过,官僚的体制,原本就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委任一些官员,来执行法律及政策。理想中的官僚,是在一套既定的规则及程序上,为民服务,比如处理发放公民权,以保障本国国民的权益。

简单说,没官僚,就不存在政府。

全世界都没有人会喜欢官僚体制,每个人的效率及空间,都因官僚进入一个全慢下来的“八度空间”。说到底,商业世界计算的是利润及生产力,官僚并不是如此,他们的生产力就算有所谓的KPI也是难以衡量,做多更没有利益可言。

我们的官僚体制,与全世界其他的都是具有一样的特色,即发明工作。

官僚体制是一个很会为自己创造工作机会,透过设立各种关卡、执照、证件等,来开发多种职能,以证明其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很多人都体验过官僚的痛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命令及规矩,很多都是部门自己写出来的东西,甚至与其他部门自相矛盾,“sana sini situ”东南西北转你去其他部门,为的就是要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都要经过它。

尤其是一些很敏感的公民权问题。为何一个在满清王朝宣告灭亡那年出生的人,在她104岁后,才能获得一个国民身份?明明宪法清楚列明,只要符合条件的,这是个人的权利及自由,但是官僚的体制就是不给你。难道要每个平民百姓在遇到官僚体制的刁难,就要每次入禀法庭,要求司法检讨这种关卡执照是不合法吗?

还有最近,政府钱不够用。许多部门突然变成累赘,有些占据民生很重要的部门及机构,如航空业、建筑业及种植业等,必须要自己养活自己。

什么是自己养活自己?原本一个为民服务的官僚机构,变相地私营化,但这四不像的“私营化式的公共官僚机构”却手握公共管理的权力,到最后还不是透过设立各种关卡、执照费高涨等来养活自己!

这些机构,有些原本一开始是属于部门机构的小组,职能增加了,业务庞大了,人多了,官僚体制内就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获得更多的权力及资源,有些还给我们盖了一些该机构的专属大楼。

这种种的背后都显示了,官僚越多,越多的关卡及执照管制,证明了中间收费得越多,滋生一个腐败的温床,所谓营造部门的收入,更多时候是在浪费许多公共资源。

官僚体制那么猖獗,就没人来监督?

现代的政治体系原本就让你,人民有个机会来监督生病了的官僚体系。大选中选的人民代议士,他原本的其中一个工作,就是把人民的心声带入政府体系,并好好监督工作的官僚体制。

不知道几时开始,我们的人民代议士,开始把这份工作当成是官僚的铁饭碗,说的话,是尽力维护及保护官僚体制,甚至比技术官僚更官僚。(注:这个问题问掌权 22 年,最近有皇者回归之势的老马或许有答案。)

到最后演变成,还要官僚体制内的技术官员,反过来监督回这些人民代议士有没有贪污腐败,下场是提早退休、调职及被解散。

有些人,感叹人民不感恩过去为人民的贡献。

其实,他不懂的是,自己不务正业的问题!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