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回声室效应”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头脑正常的人,跟你面对面讲话,会说出“你是愚蠢”、“你是一只住在树上的人猿”、“卖国贼,汉奸、走狗”诸如此类的话,因为我们都知道,给你骂的那个人会当场给你“非一般”的下场。

但是,在虚无缥缈的社交网络上就不一样了。

你可以化身为“美少女战士”、“林志玲”、“奥萨马的弟弟”、“功夫熊猫”等等身份畅所欲言,讲一些你平时都不会说出口的话,掌握点科技技巧的,碰到任何不合你意的人,都会以键盘攻击到人家体无完肤,完全不用担心责任的问题。

最奇妙的事情就是,这种在正常现实社交不会做的事情,居然会吸引一大堆的粉丝来认同你,有人“赞”、有人“转发”、有人“评论”挺你,你那存在的价值有如天王巨星,说的话就是“摩西的真理”,引领众人脱离苦海。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在你的社交媒体圈子内,认同你的人越来越多,而不同意你看法的声音则逐渐消失了。

“回声室效应” (Echo Chamber)就解释了社交媒体的这个现象。

相同的意见、论述及信仰理念等,不断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重复、放大、夸大甚至扭曲,继而令到封闭环境内的大多数人,长年累月的影响下,认为这就是事实的全部。

社交媒体更是加强了这股效应。

它本身就是一个趋向封闭的环境,用户会认为这是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允许他不喜欢的东西存在这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但同时,它与日记的功能又不一样,发表后没人看会很失落。那种既要发表,又要人家认同的心情很矛盾,迷人之处有如青涩年代暗恋人的心情。

与其说是属于自己的空间,社交媒体用户更多是趋向寻找与自己相同意见,并不断通过“赞”、“分享”等认同来加强本身对于一些事情看法的信念。

因此,你的网络社交就会出现了这种“志同道合”的社群,任何与你在社交媒体上持有违反、冲突及相异看法的人,都被你一键按走,排除在交友名单外了。

“回声室效应”就解释了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越获得肯定,就会拥有越来越狭窄的世界观,并认为他的想法就是正确,而世界就是如此!

我们看到的政治讨论,演变成更多的“部落化”,“亲国阵”vs“亲希联”vs“亲伊斯兰教党”vs“西马人”vs“东马人”......部落名单可以毫无止境的列出。

非我族类的,一个不小心加入群组内,发表不同的意见,轻则遭人轮流奚落攻击,后果严重点的则遭人截图传阅公审,翻开个人及家族史来个遗臭万年。

社交媒体讲求的“快”,强烈导致这些讨论政治的空间严重分歧及对立。

我们以前不满人家写信投诉,接获对方回信后,可以有时间沉殿思考,有时还会反省自己。如今社交媒体的快,是马上、即时在几秒钟内回应,哪里有空间理性思考,更多时候是刹那的情绪上反应。

这是个忙着分享自己,寻求知音,肯定自己存在价值的社交媒体年代。

我担心的,大家都忙着分享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再听人家说话;大家都忙着寻求“赞”,不再聆听不同的意见;大家都在乎自己的讯息被转发的次数,而不是自己意见的盲点与误区。

久而久之,这个所谓属于你的社交媒体空间,在这个看似资讯爆炸自由的年代,沦落到最后是你自己在空房内讲话,听到的,只是你自己的回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