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继续派的政策


近这几年来,财政预算案诠释幸福为派钱。

纳吉政府为何选择要派钱,而反对党也无法抗拒这种做法?首先,这是一个争取名望最直接,最容易的方法,不需要动脑构思长远的政策发展,并且好评不断。如果是你一年一次收到那有如中彩票的现金,谁不会心动?先拿了放进自己口袋最保险。

对于一些低下层收入的民众,这一笔几百零吉的现金可以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从孩子的生活费,到三餐温饱都可以持续帮助一两个星期。另外,一些民众拿了那白花花的钞票,可以在短期内增加民众的消费力,对零售业者是好消息。

这种感觉良好,又不用成本的政策怎能让朝野政府抗拒呢?加上我们的政治价值观一路来都提倡感恩,民众对政府的好感度,比做任何转型的艰难政策更有效。

最大的问题是,这只是短期的。无论派钱政策本身、民众的燃眉之急或选民对政府的好感都是昙花一现。试问,有多少曾拿过政府的500块援助金,而现在已经摆脱了贫穷?

派钱的政策只是一次性的舒困的短期措施,如今成为年度财政预算案焦点,根本是治标不治本。纳吉政府一旦开始派钱的先例,部分民众就会对政府开始依赖派钱,期许也会一年比一年高。下一任政府若要取消援助金,会面对更棘手的政治问题。

此外,我们的国库不是有盈余才派钱给人(如新加坡及澳门等),而是把部分的国家发展预算用来派钱。这些钱哪里来?政府在扩大税收基础(尤其是 GST)后,再向特定的民众派钱增福利。就算是数学差的人,也知道这是左手去右手的做法,一年派你好几百大洋,然后从你吃喝玩乐及使用的大部分东西抽税。

另外一个问题是,当国家收入开始减少时,纳税人(现在也就是全体人民)就得面对税收逐年提高的风险。我们的国家还有石油,政府还能期望油价可以回升,到时可以减税当糖果派,但这种做法等于无法掌握确实的国家收入,会出现许多不稳定因素。

派钱是一个懒惰争取民心的方法。此次的财政预算案没有规划长期的国家稳健发展,国家支出同样是由160万名公务员的行政开销占大部分,而朝向高收入国及先进国的目标,没有任何实际帮助及方向。

举例,高收入国的目标要每户家庭至少1万5千美元的收入,但国家财政预算案根本没有正视马币贬值等因素,换句话说,每户家庭收入现在要达到约6万零吉,即平均每月5千零吉才算是高收入国。在短短4年内,要将那约700万名还拿着援助金的人,从月入少于3千零吉飙增至5千零吉,这不是天方夜谭就是惊世骇目的最伟大人类改造工程。

短期的派钱根本无助于穷困人民摆脱长期的生活压力,这些资金原本可以用来兴建廉价组屋及推动国家转型计划,但派钱只会持续恶性循环,贫富距离不断扩大。

更甚的是,派钱只会鼓励更多人不用勤劳工作,上层及中产阶级因为需要长期纳更多的税来帮助“穷人”,导致社会的矛盾加深,最终不利和谐的社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