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出炉后,每个人都在着紧自己是否从中受惠。
受惠的,赞扬财政预算案对未来展望保持谨慎乐观态度;没有受惠的,客气的就来句“没有惊喜”,稍微不客气的......上面子书可以看到许多情绪化的XX字句,不用我们读书人在这详述。
此次的预算案不断在“石油收入减少”的论述下敲响警报,合理化纳吉政府落实、消费税来扩大税收基础,以减少国家对石油税收的依赖,是民怨沸腾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在这里则要提出一个另类的观点。纳吉政府转向全民的税收,不完全不利国家发展,痛苦一阵子,换回来的是更长远的幸福。
一个长期依赖天然资源的国家,其领导人是不需要对人民讲什么自由民主的。这些领导人要确保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力位置,方法可以是大炮军权,或自古以来最有效的“以神之名”。石油多到可以全世界招募人才敢死队的中东国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马来西亚曾几何时也风光过。还记得赢了人家一场羽球赛就全世界喊“大马能”的威水史吗?那个年代我们天然资源丰富,中国经济才刚起步,外资环顾东南亚国家舍我取谁?连邻国的女人都争相涌入来马当Kakak,我们能不掩盖我们的暴发户心态吗?
老马就是在这个“大马能”的时代把中央集权发挥到极点。从开除不听话的大法官(阿都拉政府后来赔个钱认下错)、修改最高元首签署法令生效的权力、再到委任法官、开除副首相控制内阁、兼任财政部长控制国家财富等,多年来的贡献就是让“首相”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些都是老马当时仗着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一个稳若泰山的以党治国制度,而人民当时获得的妥协,就是各种衣食住行的津贴。
如今好花不常开,一个残缺的政治体制无法有效地持续进展国家。大马家产开始缩水,开始削减各种津贴,而且还要面对国际油价低靡,“大马能”的声音在区域内的竞争力显得苍白无力。所有人不管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只要你在这个国家,都免不了要努力工作“帮补家计”。
当你所拿到的,比你付出的还来得少的时候,人民就开始醒觉自己的权利被侵犯。国民之间的互相猜忌原本是维持权力的方程式,如今再怎样创意穿红衣兼表演心口碎大石,都无法再一呼百应,而更多时候是不被大部分受到经济压力的族群所接受。
越来越多人会开始关注,甚至监督政府的资源分配,因为如果继续任由执政政府说了算的资源分配,他们就得要付出更多来“帮补家计”,而这是不分种族都会受到影响的。尤其是现今资讯发达流通,当权者若有任何弊病被逮着,会有更多元种族的新一代站出来,批评或抵抗他们,而这也会使当权者付出沉重地政治代价。
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在区域内缺乏竞争力、企业裁员、马币及薪水偏低,政府低行政效率,都会导致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长期的扶弱政策不合时宜,露出改变的曙光。
无论如何,国家独立近 60 年的基础并不会神迹般马上好转。这是一个改变的契机,过程痛苦但庆幸没有流血的迹象。我们总不能一边继续享受执政政府给予的各种扶助,又期待他们会自动自发地改变自己吧!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