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比任何人都精于盘算本身的最大利益。
为了争取选民赋予的权力,政客会以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如共产或资本、自由派或保守派、神权或世俗等区别。有一个肯定的事实,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政体会告诉他们的人民,他们奉行的是独裁或不民主制度。
个中的道理,政客代表的是一部分人的利益,其他的都是说给“人民”听的。尤其是集合多个政客的政党,他们就比普通的老百姓理智多了,每个行动的决定,都不会单凭个人喜恶,而是计算背后的最大利益。
举个例子,拥有关键票的砂拉越,就在这个大是大非的政治环境下,提出了更多州政府主权的诉求;多次被羞辱的公正党,无法断绝与伊斯兰教党的合作,原因还是无法舍弃传统的马来甘榜票箱。
这就是一个民主制度设下来的权力游戏规则。
只要一天都不去认清及了解民主制度背后的本质,我们都无法在现有的民主制度上,追求改善整体人民的生活素质。
本专栏在上期提及只要领导人捉稳“胜利联盟”,就可以毫无忧虑的保住权力。大部分的人民看似被动任由鱼肉,但若了解体制改革的条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希望的。
首先,民主的先决条件是,政府必须靠人民的税收来维持运作。
布诺斯教授的研究提出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一旦领导人掌控足够的天然资源,只要把这些资源控制在手,就能确保可以分配足够的利益给“胜利联盟”。
问题是,天然资源如全球石油的价格下跌,或在国际间借钱的信用等级受到影响时,国家政府就要开始依赖人民的税收来维持运作。
也就是说,只有在国家开始依赖人民的税收时,领导人为了获得税收才会给人民所期待的民主自由。这就是为何奉行较民主自由制的欧美国家,其国家的税收率总是特别高;反之石油收入丰富的中东国家,大部分为独裁国家。
第二个条件是国家经济面对严峻挑战。
许多人以为搞好国家经济,人民收入丰富,必然获得更多的民主自由。布诺斯的理论则刚好相反,因为经济景气的时候,领导人拥有更多的资源来收买少数人参与的“胜利联盟”,大部分“找到吃”的人民也不会太在乎,反而会妥协许多自由权利换来经济景气。
熟读《君主论》的前首相马哈迪在90年代末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大肆借贷推动多项大型计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借钱可以自己花,还钱是继任政府的事情,而且又不好接手。有多少人会反对,那是一个最好的赚钱年代,也是民主最坏的年代。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扩大胜利联盟的人数。
我们绝对无法寄望领导人主动做到这点,因为领导人在位时,都是希望减少胜利联盟的人数,即收买较少的人数。举例,你会看到许多政党,动用自己的权力来修改党章,减少选出党领袖的票数或人数。
在国家制度方面,我们很庆幸当年英国政府留下来的三权分立制度。不过,随着绝对的权力操作,这个三权分立的制度经过多年来的修改后,其独立及监督精神已经变得几乎面目全非。我们这一代,也正在尝着“宁当太平犬”所遗留下来的恶果,包括出现许多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领袖。
在这一点,你可以做到的就是,改革制度时,睁大眼睛看清楚谁来决定我们大家的领袖。更直接的做法是,决定的领袖是越多“胜利联盟”越好,而不是限于小圈子游戏规则。
条件成熟了,避免再发生一小撮人玩的游戏规则,才是民主制度的真正开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