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游戏规则(上)


每次从历史中学习,都可以让你对于政治的认识带来很大的震撼,到最后你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权力游戏规则,是从来都未变过。

举例就有清朝末年,你会很纳闷,为何像慈禧太后如此水准的人,可以将许多饱读诗书的高官达人及知识分子玩弄在股掌之中,而这些人又甘心听命于她。

我们看到慈禧负面评价,却很少会注意到这个在帝皇专制年代称霸女人的政治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重臣之间的权力平衡游戏,以维系自己的个人权力及权威。这种自保本身权力的能力,并不逊色于古今内外任何国家帝皇或领袖。

慈禧首先靠恭亲王等皇室近支支持来崛起,过后就从顾命大臣八大臣集团夺权,再后来就重用了李鸿章等汉族官员开办了洋务运动,消弭内部反叛势力,尤其是对抗守旧派的利益集团。

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教授布诺斯在他的著作就有解释,这些领导人无论面对如何强大的挑战者及艰巨的问题时,只要依赖及获得“政治联盟”的支持,就能保持她统治的地位。

所谓的“政治联盟”是绝对的“胜利联盟”,领导者的权力根源是来自这些联盟的直接贡献。无论是民主制度还是王权,领袖都不可能一个人去统治国家,必须要有他们的班底或者致胜联盟。

对慈禧来说,她的服务对象是贵族的近亲及军队的大臣;对奥巴马而言,女人、年轻人、穷人、西班牙裔及黑人是他的铁杆支持者,胜选后将大量税收用于社会福利回报支持者;对采取西敏寺国会制的英国来说,控制国会需要政党的支持,因此党领袖对于成为首相是关键。

慈禧与奥巴马的统治分别,在于服务的“胜利联盟”的人数。越民主的国家,他要服务的人数就会越多,反之,收买几个关键人物就能成为权力至高无上的独裁者或封闭的组织领导人。

布诺斯教授提出政客的本质是要制造权力及保住权力。在保住权力方面,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税收、买卖国家天然资源或者外国的金钱贷款或援助,并用一部分的钱来收买联盟的伙伴,剩下的就自己享用(慈禧的例子是用来筹办个人生日派对、重修圆明园、修建个人陵墓等)。

我们就能解释,对于想要不断保住个人权利的领袖来说,他的核心支持者,给予他合法的统治权,他也因此必须要抓稳这个政治的根本,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选民”的抗议或愤怒无法改变现有的事实,因为所谓的“选民”,是无法马上动摇到领袖执政权力。

那更多没有参与“胜利联盟”的“选民”是否就看不到希望?若要进行体制的改革,又如何要下手?

本栏下周继续尝试以布诺斯政治理论,来解读目前政治制度上的问题。

Comments